心理健康,我们可以理解为与生理健康相对的一个概念,广义的心理健康包括人的能力、人格、认识、行为和情绪等多方面的健康。一个四肢健全、身体壮实的孩子并不能说是健康的,它还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。而后者的重要性是勿庸讳言的。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孤立片面的看待孩子的成长教育,只能是镜月水花。试想一个心理灰暗的孩子,即使他智商再高,你能保证他日后定能成材吗?不能。而对一个自尊、自立、自信、自强、有正义感、责任心的孩子,我们有理由相信他:乘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环境等。例如,父母争吵不断,甚至动辄离婚相协,家庭阴云密布,孩子怎么会灿若朝霞呢?只能是憔悴伤心,向隅而泣而矣。再如,当今著名导演、影星英达,幼时聪敏机巧被幼儿园称为“镇园之宝”,后其父母文革受冲击,双双入狱,他也混迹街头,成了游手浪子。多亏其父母的及时平反,并对其进行了铭心刻骨的改造,才成就了今天集导、演于一身的一代名流。否则,他的似锦前程就会是暗无天日的。
做为教师,此时的责任在肩,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子云:有教无类。教则教矣,类还是要分的。这里所说的分类,就是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疾患,因人施教对症下药。孩子常见的心理疾患有以下几种:
(一)抑郁
抑郁是一种过度的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,是消极性情绪增强的表现。一般表现为整天忧心忡忡、愁眉不展、情绪低落、闷闷不乐,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,自我评价降低,有自卑自罪感,感到困难重重,不能胜任。抑郁是大脑皮层活动抑制性的表现,因此,在学习活动中,会有思维迟缓、反应迟钝、思路经常受阻、注意力难于集中,自觉肢体乏力、脑力迟钝等。在身体功能上,会有食欲不振、体重减轻、失眠等各种不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