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多的视线投射在孩子身上,太多的话题围绕着孩子,“关爱儿童”已经成为不争的主题。儿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,我却深深感到,父母渴望社会的帮助更加迫切,也更需要社会的关爱。有太的多无奈、无助甚至无知,尤其是那些一心为孩子的父母,他们不知道到哪里诉说,哪里寻求帮助。
其实,支持与改变父母,也就是在“为了孩子”——
您一定有这样的感觉:自从有了孩子,世界似乎就变小了,眼睛里最多的是孩子,脑子里想的最多是孩子行,心里牵挂的是孩子好不好,与他人交谈的几乎永远也是孩子……
这非常正常,也很自然,谁让母亲和父亲的身份如此新鲜与特别!?原来只是妻子或丈夫、女儿或儿子、媳妇或女婿,而现在又加了一个“母亲”或者“父亲”。这一身份的添加和“升级”,让您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。
同是父母,类型各不相同——
A依附型父母: 将自己和孩子绑在了一起。
他们与孩子的身体是相互分开的,但他们的思想、情绪都受着孩子的“制约”,孩子一有个头疼脑热,他们就整日愁眉苦脸,干啥都无法专心。他们甚至对伴侣、父母也视而不见,眼睛只看到自己的孩子。我们称这样的父母为“依附型父母”,因为他们已经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与孩子绑在了一起,将自己的生活依附在孩子的世界里。
B拒绝型父母:把孩子当包袱甩掉。
照料孩子很辛苦,这类父母就找出借口,将孩子转移到祖辈那里,恢复了自己潇洒的“无后”生活。在父母那里,他们同时还与孩子一样享受着“被照料”的舒服与快乐。我们称这样的父母为“拒绝型父母”,因为他们分明是在拒绝成为有实质内容的父母,拒绝成长带来的新的责任与挑战。
C“成长型父母”:身兼数“职”和孩子一起成长。
这类父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,找到了各种身份的平衡。他们逐渐与孩子拉开距离,恢复工作中的热情与专注,努力扮演着母亲或父亲、妻子或丈夫、女儿或儿子、媳妇或女婿的各种身份。我们称这样的父母为“成长型父母”,因为他们接纳了自己新的身份,并很好地与其他的身份联结了起来,他们承担着因成长而带来的各种责任与挑战。
不同的父母将与孩子建立不同的亲子关系:
A型 :依附型亲子关系
孩子与父母是重叠在一起的两个圆,孩子在父母的世界里,如此中心又重大。在他们的关系中,父母与孩子难以分离,孩子可能会永远活在父母的包裹中,而父母将永远围着孩子转。一旦孩子没有了父母,孩子将无法独立生活,因为从来他都是有“保护”的;而一旦父母失去了孩子,父母也将难以生活,因为他的世界“空落落”。孩子的一切是父母的一切,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,孩子的失败也就是父母的失败。
孩子与父母彼此依附,难分难舍。即使孩子大了,可能会出现逆反了,也因为太少“独立”,而太久的依附,最终还是回归依附。
在这种关系中,父母不再有自己的生活, “有了孩子没了自己”。而孩子永远不会长大,即使外表已经是个 “大人”,但内心依然如婴儿般难以站立。
咨询中,碰到过这样一个男人,已经35岁左右了,长得很高大。但如果你闭起眼睛听他的叙述,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成年人,“我觉得都是我妈不好,到现在我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作,连对象也没有……”
B型:拒绝型亲子关系
孩子与父母是两个永远不会相交的圆,孩子显得那么孤立无助,父母显得那么自行其事。在他们的关系中,父母与孩子之间很难有亲密感,他们的距离可能并不远,但永远都有隔阂。父母难以或者拒绝走进孩子的世界,孩子也难以或者拒绝让父母走进。
有些父母并不是故意选择做“拒绝型父母”的,但一旦与孩子确定了这种亲子关系,结果都是一样的:在一个屋檐下,相互陌生,相互拒绝。
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这样诉说自己的遗憾:我年轻的时候,要开创事业,将女儿寄养在我母亲那里,后来又上寄宿小学、寄宿中学。仔细想想,我和女儿几乎没有好好地相处过。我只是定期去看看她,然后走了。现在女儿高中了,很想跟她聊天沟通,她却对我无话好讲。有一次,我很温和地对女儿说:妈妈想和你做朋友,你有什么话都可以和我讲。结果女儿回了一句让我至今很“心疼”的话:小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好讲的,现在更没有了……
C型:成长型亲子关系
孩子与父母有交叉,但彼此又拥有独立,而且两个圆圈似乎在“动”,有时重叠得更多,有时重叠得更少,是一种随着成长而变化的关系,两者之间有着一种亲密的联结。在他们关系中,孩子在成长,父母也会成长,孩子既不会覆盖父母的世界,也不会“远离”父母。这里的“远离”是心理上的,而不是空间上的,即使孩子长大后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工作、生活,但他与父母之间永远有着亲密的情感联系。
总结: 你的选择
孩子主要特点 | 父母主要特点 | 孩子与父母之间 | |
A型:依附型亲子关系 | “你不管我,我就会死” | “我不管你,你就会死,我也活不下去” | 谁也离不开谁,谁也别想轻松 |
B型:拒绝型亲子关系 | “不用你管” | “实在没办法管” | 谁也别想管谁,谁也爱不了谁 |
C型:成长型亲子关系 | “我爱你们,需要在你们的管教中长大” | “我们爱你,相信你会长大” | 彼此亲密,都有一份成长的收获 |
很清楚,成长型是最理想、最让人舒服的亲子关系。我们知道: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孩子在相处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和发展的。作为已经成年的父母,在孩子成长的早期,对亲子关系显然有着选择权与主动权。
做一个小小测验,看看现在您为人父母的类型——
l 我每次带孩子出门,都会把孩子抓得很牢,从不让别人抱他,包括家里其他人。
l 我经常会因为惦念孩子而工作出错。
l 我总是因为孩子的事情而改变对自己发展的设计。
l 为了孩子入托或者入园方便,我宁可搬家或者换工作。
l 有了孩子后,我几乎不再单独与朋友外出聚会了。
l 我与丈夫(妻子)在的谈话主题基本上是围绕孩子的。
l 我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孩子在干什么。
l 我一听到孩子哭,就会非常紧张。
l 如果我听到别人说我孩子“哪儿不行”,我会非常难受。
l 如果孩子不在家,我会做什么都没有心思。
² 孩子对我原来的生活几乎没有太大影响。
² 我很少因为要照看孩子而拒绝朋友的邀请。
² 我很少因为惦念孩子而影响工作。
² 我不会牺牲自己的事业而全心照顾孩子。
² 我与丈夫(妻子)有和谐的夫妻生活。
² 我在家里也需要独立的空间。
² 我不习惯与孩子一起睡觉。
² 我很害怕孩子缠着我玩。
² 我经常想:如果没有孩子该多好。
² 如果有人帮我带孩子,我会很高兴。
评分办法:
1、 “是”计1分,“否”计0分;前10题与后10题的得分分别计算;
2、 参照以下标准:
A型依附型父母
B型拒绝型父母
C型成长型父母
前10题
8-10分
1-3分
5-7分
后10题
1-3分
8-10分
5-7分
如果选择做“成长型父母”,那么,下面有几条基本建议供你参考:
1、 爱孩子,让孩子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;
2、 调整好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,有意识地让自己保持与他人的关系;
3、 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家里其他人建立联系,同时保持自己与孩子的亲密感;
4、 记得与丈夫(或者妻子)的“两人世界”,时不时重温;
5、 为自己设计一个兼顾孩子与自我的未来发展;
6、 尝试独立带孩子一段时间;
7、 尝试给孩子独处的空间与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