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老婆一向是很痛经.但是特别是我同居以后就痛的特别厉害.每次痛经都痛的打滚.......甚至要用杜冷丁止痛了..也吃过些什么可以缓解痛经的补品啦药什么的....都不怎么管用~心里很着急.想缓解我老婆的痛经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啊~
回答: 至于痛经的问题,如果时间很长,很严重,你可以带你老婆去妇科看看,有没有器质性病变。
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,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,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,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。
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、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,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。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,也能引起小肚子痛。继发性痛经的原因,多数是疾病造成的,例如子宫内膜异位、盆腔炎、盆腔充血等。近年来发现,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,也能引起痛经。因此,需要通过检查,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,针对原因进行治疗。
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。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、寒凝胞宫,气血虚弱,湿热下注等症。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。
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~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。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,不宜吃的过饱,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,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、输卵管收缩。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。月经已来潮,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生葱、生蒜、胡椒、烈性酒等。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,如酸菜、食醋等,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。此外,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,都应保持大便通畅。尽可能多吃些蜂蜜、香蕉、芹菜、白薯等。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。有人认为,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,扩张血管,使平滑肌松驰,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作用。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地饮些葡萄酒,能缓解症状,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。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对人体有兴奋作用。情志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适时喝点儿葡萄酒,能够起到舒畅情志,疏肝解闷的作用,使气机和利。另外,葡萄酒味辛甘性温,辛能散能行,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,可以散寒祛湿,活血通经;甘温能补能缓,对气血虚弱而致的痛经,又能起到温阳补血,缓急止痛的效果。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,不可偏食,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,如荠菜、洋兰根、香菜、胡萝卜、橘子、佛手、生姜等。身体虚弱、气血不足者,宜常吃补气、补血、补肝肾的食物,如鸡、鸭、鱼、鸡蛋、牛奶、动物肝肾、鱼类、豆类等。
煮姜汤加白糖或红糖,来经前吃些芭蕉.
象这种情况还是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,排除器官炎症等问题。普通的痛经可以吃些活血的,比如红糖水,注意保暖,保持身心愉快,吃些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东西。如果是炎症一类的要进行消炎治疗。这些要经过妇科医生检查。
妇女在经期前后或经期出现小腹及腰骶部疼痛,称痛经。一般多好发于青年妇女或青春期少女。是妇科常见病之一,严重者甚至可以影响到工作和生活。
那么痛经是如何产生的呢?原来痛经可以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。原发性痛经没有器质性病变,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前列腺素释放有关。而继发性痛经则是由于手术、分娩、流产、经期剧烈运动等原因造成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、粘连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而引起的。
青春期少女的痛经多属于原发性痛经。由于子宫尚未发育完全,宫颈内口或宫颈管狭窄,子宫位置过度后倾后屈,经血流通不畅,使子宫必须加强收缩才能排除经血,子宫肌痉挛性收缩,导致组织缺血引起疼痛。在大量经血排出后疼痛即消失,因而痛经多发生在经期的第一、二天。此外,精神过度紧张、敏感、劳累、受寒、生活习惯突然改变、健康状态不良等,也可以引起子宫的痉挛性收缩,导致痛经。另有一种较特殊的情况:子宫内膜整块剥脱,排出不畅引起的痉挛性收缩而导致的痛经,称膜样痛经。
原发性痛经主要表现为初潮后,经期的第一、二天下腹或腰骶部放射性疼痛,一部分人在经前一、二天即开始疼痛,有些患者伴恶心、呕吐、尿频、苍白冷汗,必须卧床方能有所缓解。膜样痛经则在经期3~4天疼痛最剧烈,膜状物排出后疼痛随即消失。
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原则是精神治疗与药物治疗并重。经期注意劳逸结合及经期卫生,避免剧烈活动、情绪波动、注意保暖等。适当应用止痛药物如:复方颠茄片、阿司匹林等。激素治疗主要应用于已发育成熟的青年妇女,对青春期少女不宜使用。祖国医学经过上千年的医学实践,对于治疗痛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。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血淤停滞、淤阻胞宫、胞脉,使经行滞涩,不通则痛。治疗上以理气活血、行淤止痛为治则。常用药物如:血府逐淤汤、八珍汤等。
从你的描述来看,你老婆的症状是非常的厉害的,她有没有做过什么妇科的检查?是不是会由于其它的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痛经,这个要注意点了,如果真是由于其它的妇科病症引起的,那一定要先解决了才能治疗继发性痛经的。
可按摩关元、血海、三阴交,各向内转揉三百下,每天一次,按摩七至十天,下次行经前五日再按摩七至十天。祝早康。
你说的情况比较严重,最好去医院看一下